筆者平日工作是一名「保險人」,但工作過後馬上變身為一名「普通消費者」。作為一位消費者捍衛自身利益,衛護個人最大好處是自然不過的事情,四處比較價錢 及對比功能款式是筆者的消費習慣模式,在市場上試圖努力尋找「價廉物美」的心頭好產品, 雖則尋寶過程樂在其中,個人身份或者可以賠上時間或精神。但如果是公司機構也像筆者消費習慣模式可行嗎?
例如公司為購買一部多功能座地 影印機,會張羅幾個推銷員接見,然後會忙於把各報價併合和比較,方便奏上管理層批購。如各功能差異不多往往公司決定會較傾向像政府投標方式般 ”價錢較低者得”。 但往往公司機構(特別是中小企)只注視現有 “表面” 差異,卻忽略了日後 “潛在” 問題,如購後支援服務速度、機件耐用時間、軟件更新配合等或會出現的問題。 其實背後存在一個連蘇格拉底也有興趣問他的學生的哲學問題: “貴價產品是否一定優質,較便宜的是否一定存有潛在問題?”
說回筆者本行,保險產品也是公司機構經常或必須選購商品之一,就以上問題試舉 一實例作探討: 近年公司機構給與員工團體醫療保險計劃越來越普遍,公司在給與員工福利同時也考慮保費支出,在選購過程中基於負責之同事或許不是保險專才,往往較難分析和 理解保險內文,所以著眼於價錢方面比較在所難免。公司機構不斷追求團體醫療低廉保費全面保障,與此同時保險公司為搶佔市場空間,首年保費仍可存有競爭力, 但若公司機構投保後出現大量員工作醫療索賠,於來年續保時保險公司可能因考慮平衡開支,然後調高續保保費。此時客戶確會不愉快,但也不要忽略以下三要點: 1) 公司首年付出保費並非十分高昂(每員工保費約港幣1,500-2,500一年); 2) 在過去受保之一年保險公司已經作出接近或高於已繳保費的賠償金額; 3) 保險公司是一間商業機構,增加保費平衡開支是健康營運的表現,反之若永遠處於賬目虧損對其他投保者也有不公。正是取他人之源,灌己田。
就以上一例可見在商業社會中,公司永遠不能處於虧損情況,但同時也應顧及市場可付能力,處於平衡局面並不能傾倒一面。
- Aug 13 Fri 2010 14:45
貴價產品是否一定優質,較便宜的是否一定存有潛在問題?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